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0章 豬油和豬油渣 (第1/4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近油罐車運輸油出了問題,然後看到很多人又開始了傳統的熬豬油,食品安全一直就是大問題,太多地方都是盲點,很多東西都沒法完全監控住,利益二字讓人冒險和瘋狂。早十幾年就聽說過奶粉和地溝油安全問題,只要不是一吃就掛的毒藥,總會有人為了追求利潤冒險去幹,只要自己不碰就行,管不了別人的死活。

想起一句名言,來來往往都是利益糾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人為了利益而忙碌奔波。

這句話用來形容人類社會中的活動大多圍繞利益展開。無論是喧囂的人群,還是繁忙的往來,背後都是為了追求各自所認為的“利”。這裡的“利”不僅僅指物質利益,也包括名譽、地位等非物質利益。人們為了滿足這些利益,往往會選擇去爭取、奮鬥甚至競爭。這句話透過簡潔明瞭的表達方式,描繪了人們生活中一種普遍的驅動力。

在社會中,人們為了各種利益而奔波的現象十分普遍。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商業活動中的交易,還是社交圈中的各種活動,很多時候背後都有其對應的利益考量。這並不一定是貶義的,也可能是基於生活需要和目標追求的正常行為。這句話是對這種現象的一種高度概括。同時,它也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不同追求和期望,反映了社會多元的一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最早出自先秦的《六韜引諺》中。後在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史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出現並流傳。 這句話意思是說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指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利益二字困擾人的一生,古人還是智慧,幾千年就總結出了人類生存的秘訣。米雲也不想做過多解讀,不能指責要求別人怎麼樣,只能保證自己問心無愧,但願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上都沒有傷害。

很多人都可能有一點感受,幾十年前的東西比較耐用,沒有保質期和有效期,尤其上了年紀的人最有發言權,四十年前生產出來的物件最有說服力,很多老物件一用就是幾十年,經久不壞。大到農具傢俱,小到廚房用具,誇張點有的物件百年不壞和千年不壞,商品用具質量太好不立於市場流通銷售,只有幾年壽命的物件可以在市場很好的流通,過幾年就換新,電器斷電就壞,有些東西一摔就壞,這就是社會的進步,必須會犧牲掉很多東西,不讓商品過剩,儘量讓商品流通起來,刺激消費和經濟。

社會話題不便多說了,回到本章節的主題豬油和豬油渣,90年前出生的孩子們基本上都會多少有點印象,米雲是85後,自然印象深刻,每次提煉豬油渣,米雲都在灶臺前添柴火,火燒的不大不小,親眼目睹看著滿大鍋的豬油渣出鍋,總忍不住要品嚐一下。

豬油渣就是用豬肥膘肉或豬板油,經過高溫熬煮出油後,剩餘下的固態“渣子”。雖然豬肥膘肉價格現在已翻了一倍多,但仍然值得品嚐,尤其是這個寒冷的冬天,讓飄舞的雪花在“豬油渣”中融化,很溫暖。現在的人可能不怎麼吃,米雲還是會吃,米雲一直認為什麼東西有量有度適可而止就最好,不用特意去控制。

油渣也叫豬油渣,是肥豬肉炸油所剩下來的肉渣,是許多70、80後甚至一部分90後的童年回憶,對於那個時候的小孩子們來說,端著盛有豬油渣的小碗,在灶臺一旁吃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而且用炸好的豬油拌飯也是非常美味的。

記得小時候,過了陽曆年也就是元旦後,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殺豬,殺豬除了有好吃的殺豬菜,還有米雲最愛吃的豬油渣。一般殺豬當天下午就會炸油渣,這時候我就守著鍋邊,看著油鍋不停地冒泡,水分會慢慢蒸發,肥肉越來越小,鍋裡的油越來越多,嗞啦嗞啦的冒著油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小時候豬油渣的記憶,至今讓人難以忘懷。小時候沒少吃豬油渣,關於兒時豬油渣解饞的記憶,至今還在腦海裡不斷閃現。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因油茶種植面積有限,家家戶戶都是用豬板油煉油燒菜,可比現在的植物油燒的菜好吃多了。那時,捨不得用豬肥膘肉煉油,儘管豬肥膘肉煉剩的油渣更酥脆好吃,但豬板油價格更便宜,出油率更高。

每次米雲母親煉豬油,遠遠的就能聞到香味,米雲便像一個饞貓守候在旁邊,煉完油母親剛將油渣剷出,我總是急切地將小手伸向油渣,全然不顧燙手燙舌,拿一個滾燙的油渣趕緊塞進嘴裡,咬一口油泡在口腔裡炸開了花,隨即一股濃香在唇舌間蔓延,閉上眼睛慢慢品味,滿足極了。

《80後的回憶恐龍克塞號》 第170章 豬油和豬油渣(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