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河口築秦城 (第1/1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剛這邊的事情比較順利,大黃島那裡的進展更是出奇地順暢。不僅船場交船提早了一個月,神居兵們也比計劃中更快地恢復了在海上的作戰能力,甚至還在趙駟的指揮下,他們還完美地複製了之前在湖裡所能做到的接舷、跳幫等水上作戰的技巧。 令秦剛有點意外的驚喜是,在李峰大約得知了需要到大海之外開拓根據地的訊息後,他竟然不像其他人那樣地畏縮,而是找到他,主動提及想與艦隊一同登島,並由他來配合完成登島後的各項建設支撐工作。 同時,在他的影響下,處州格致院新招收的學生中,有三成左右的人都願意與他同行。 當然,這三成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與李峰的出身相仿,都是家境貧寒,渴望透過自己的冒險與探索,改變家裡未來的生活狀況。 於是,在經過完整細緻的的分析評估之後,秦剛與趙駟決定,艦隊出發時間,提早到三月初開始。 旗艦便是第一艘完工的五千料大船,秦剛將它命名為“衛溫號”,另外四艘三千料的海船緊隨其後。 這次的出行,除了所有的神居兵之外,趙駟還呼叫了少量習水性的綠曲兵。由於處州這裡近一年多的經營,早就儲備了足額的鐵甲與龍泉新式刀槍武器,並給所有上船的弓手,都配上了足量的神臂弓。 同時,跟隨船隊出行的,還有宮十二以及第一批成功招募而來的流民三百多戶近千人。船上自然也裝載了足夠的首批口糧、種子、農具以及各種必要的開發建設物資。 當然,黃小個也以秦大爺身邊不能少了照料的人為由,而擠上了這艘大艦。 在“衛溫號”上,宮十二正在詳細向秦剛彙報這次出發前的所有詳細情況。因為之前就曾有過一定的積蓄,到目前為止,整個準備工作,也就花費了秦剛從神居水寨帶來的二十萬貫中的七成左右。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流求島的開發與人員安置還未開始,此次出發的不過是區區千餘人左右,巨大的花錢缺口還未出現。 前往流求的安排,秦剛之前已經和宮十二講過,對於這樣的一項重任,他自然是欣喜不已。 從鐵壁山到處州、再到明州、再到這大海之上,宮十二非常慶幸自己能夠遇上了秦剛,讓他從一個根本看不到前途與未來的山匪,能夠接手於這些看起來就令人激動不已的大事。他一直記得船場裡所流傳的秦剛所說的那句話: 我們未來的征途方向,一定將是星辰大海! 而他,終於能夠成為前往這個令人激動的征途方向中的一個重要人物。 衛溫號載著所有的神居兵們從大黃島出發,在出發之後,這座小島的歷史使命也就徹底完成,他們儘可能地清除了在島上曾經留下的各種設施,估計只要經歷過今年夏秋時節的幾場颶風之後,再多的痕跡,也將不復存在。 在明州外海的某處,衛溫號等來了其它地方匯合而來的另三艘海船,那上面將是第一批前往流求島進行開荒的流民。 而匯聚之後的四艘船,組成了一支極其普通的船隊,從外面來看,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之上,一點也不起眼。 啟程之後,船隊就一直沒有離開西側的海岸線太遠,相當於還在近海航行,大家都還比較定心。在終於看到了福建路福清縣的“海上裡島”時,秦剛便下令,全隊開始轉向正東方向航行。 很快,地平線慢慢消失在了身後。他們目前航行的海面,已經算是後世被稱為臺灣海峽的北端區域了,當然在目前的季節時,是不太會有較大的風浪。 只是在之後持續航行的大半天裡,船隊的前後左右都是茫茫一片不可辨別的海面。 雖說此時的宋人已經在海船上配備了指南針,可以分得清航行的精準方向。但是,出於對未知大海的恐懼,極少有人敢去嘗試離開海岸線太遠的航線,因為他們不敢判斷,最終船隻會航行到哪裡? 但是,因為“衛溫號”上有一個雖然從沒出過海、卻在心中有著一幅世界地圖的秦剛,他清晰且堅定地篤信,從福海縣向正東方向航行,必然就會遇上流求島的最北端基隆地區! 這是一條絕對不會出錯的航線。 當然,眼下也沒有人膽敢質疑他! 又經過了一夜的慢速前進,當大多數的人還在感慨於初次看到海面上的日出奇觀之時。突然就聽到桅杆頂端上進行觀測的水手欣喜地大叫道:“陸地!陸地!我看到了流求陸地了!” 大家立刻湧到了船頭,順著水手指著的方向極力望去。 雖然目前在船頭的人,看到的依舊還只是在初升的太陽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但是沒過多久,趙駟就已經看見了秦剛曾經在紙上給他畫出過的那個“尖尖頭”,他喃喃地說道:“那就是秦先生所說的雞籠山麼?” 秦剛微笑著站在船頭,意氣風發地下令:“全隊靠近海岸線後,轉向南方,沿岸航行,注意搜尋河灣入海口!”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宋風流才子小說詩詞》 第175章 河口築秦城(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