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5章 厚以封賞 (第1/1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黃小個便將第三封書信交給宮十二。 在這信中,秦觀向宮十二闡明,他按舊思路建立起來的鄉兵,也就相當於大宋在地方的廂軍,而廂軍的利弊得失早已有定論——都是雞肋之兵。 實際上宮十二真正需要的,理應是沿著衙役捕快方向發展的、更高效的治安力量。 由此,秦觀為流求島的軍事力量作了明確的劃分與規範。 顧大生所率的神居軍一拆為二: 由於近期兼併及招募了不少昔日的海盜及流亡水手,以及一半善於水戰計程車兵,明確為獨立的流求水師,號為神蛟軍,專司負責流求海域的控制及對外防禦; 而其餘的神居兵,則為流求陸軍,號為飛虎軍,專司流求內陸開拓、叛亂平定。 這兩支正式軍事力量,依舊由顧大生負責統領,但是訓練及發展方向將會更加明確集中。 而以大烏臘部落的聯訓土軍,及類似與流求其他部落聯合的此類軍事力量,由飛虎軍統籌指揮,必要時可以利用土人士兵的地理優勢與飛虎軍配合作戰。 宮十二所建立的鄉軍同樣一拆為二: 從墾民中吸引招募善戰且品行可靠者,完全脫離生產,按每座開拓一座城市配備五十人的編製成立天雀軍,隨城駐守,專司城市港口的防禦以及城鄉治安維護; 而墾民按十比一的比例,抽取保甲,成立伏鳳軍,實際就是預備役之意,平時在原地保持生產,農閒時保持訓練。遇緊急情況可自行組織自衛,重大戰事時,另行徵召入伍。 鄉兵分拆之後,天雀軍明確為地方武裝力量,由宮十二完全排程管理。而伏鳳軍則為雙重管理:平時交由地方代管,但飛虎軍須為其提供訓練支援,遇戰時及重大行動時,宮十二須將其交由顧大生進行統一指揮。 雖然說,秦觀作為秦剛離開流求時,明確指定的流求事務最終決策者,他完全可以直接宣佈自己的處理結果。 但他卻並沒有這樣做,既是擔心異地遙控指揮的權威不足,更是充分考慮到這三個人的不同秉性脾氣,而相應地透過書信及話語轉達,幫助他們自我意識到各自的過失與不足,再在統一彼此認知的基礎上,圓滿且令人信服地提出這樣的綜合解決方案。 三人在黃小個的見證下,對於秦觀的這一決策表示了完全地認同,並在黃小個帶來的政令本上各自簽印。 李峰也清楚地認知到,接下來,島上的格致院成員,將要充分考慮到神蛟、飛虎、天雀與伏鳳四支不同任務與性質的部隊武裝,加緊研製相應的武器裝備。 半個月後,烏溪流域土人武裝被徹底擊敗,近十個部落首領出降。 第四批墾民順利到達烏溪河口,漢城周邊田地開始開墾。 進入冬月農閒,早已經在秦城儲備多時的大批磚石建材運抵烏溪河口,宮十二再次釋出《漢城徵役令》,在秦城及港口建設中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教訓之後,漢城以一種令人驚訝的建設速度迅速地出現於烏溪河口。 朝廷自然不會知曉東南方向所發生的變化,他們此時的精力都被西北傳來的捷報所佔據了。好此難得的大勝仗,雖然因為有了隨露布飛捷帶來的永興軍路官員聯署戰報,但是要對大戰中的各方進行準確適當的封賞,則必須還要等更加詳細的戰果統計報告。 不過這一次,永興軍路的效率還是極其令人滿意的,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負責的官員恰巧就在保安軍,第一時間便去了土門寨現場,更是由於此次的戰果實在令人興奮,一眾官員本著極其嚴謹與客觀的原則,更以高效的效率與快速反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向京城提供了一份全面、詳細並極其令人震驚的戰果核實材料。 作為此戰的最主要策劃者與指揮者,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呂惠卿,在整體戰略部署上的處理是可圈可點的: 首先,是提前對於西夏軍入寇作好了充足的應對準備,在西夏發動東中西三路大軍同時入侵的沿途,進行了極其果斷地堅壁清野與逐次抵抗,有效挫傷並削弱了西夏大軍的進攻力度; 其次,其親自主持的延安城防禦戰中,成功抵抗住了西夏此次的主力大軍共計十五天的瘋狂進攻,並在城下殺傷了大量敵人,客觀地說,這也是整場戰役獲得勝利的重要基礎; 當然,也正是因為延安城被長期完全圍困,經略安撫司缺乏對於戰局日後變化的及時掌程度,從而導致呂惠卿在土門寨伏擊戰之前的決策判斷髮生錯誤,未能提供有效的支援與響應,從而影響了最終戰果的擴大。 依著功過相抵的因素,詔令將呂惠卿原有的寄祿官從三品的左正議大夫提升至正三品的左光祿大夫,再另賞賜錢財五萬緡。而其原有資政殿大學士的館職、以及鄜延路經略安撫使的差遣均沒有變動。 這樣的結局,對於一心藉此戰功而回到朝堂的呂惠卿是相當打擊了。 不過,誰又讓他在原本可以確保實現心願的土門寨伏擊戰前退卻了呢?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宋風流才子小說詩詞》 第205章 厚以封賞(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