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環州種帥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呂惠卿的心情差到了極點,自熙寧八年,他因弟弟呂升卿被彈劾之事而離京外任,其間反覆於河東與鄜延間主持軍政,名義上是重用他這個難得的文武兼備之才,實則就是不讓其回到中樞。 當然,他也因此得以在這些地方改革軍法,訓練士卒,一舉扭轉了西軍之面貌與戰力。 這次的鄜延大戰,西夏軍按其一貫的進攻策略,並沒有隨身攜帶太多的糧草,還是企圖透過在進入宋境之後的四下搶劫搜刮來解決。 早有準備的呂惠卿在這次十分堅決且強硬地實施了最徹底的堅壁清野政策,西夏人連想搶劫的物件都找不到。沿途的所有守軍,堅決不與他們對戰,而是龜縮在了一個個的城堡之中。 元佑後期以來的宋軍城堡,那真是一個難打啊。 其實勉強打到延安城下的西夏大軍,就已經有了糧草不濟的跡象了。固執的小梁太后只能一面命令後方加速運輸糧草,一面全力加快攻打面前的這座重要城池。 既然已經出兵到了這裡,不管損失能有多大,只要能打下延安城,那就也能算是完成了這次大規模出擊的主要目的。 但是,呂惠卿的守城戰略顯然也是無可挑剔的。 西夏軍隊攻而不下,又不敢放著延安城內的大軍不管而繼續深入腹地。 其實,如果沒有秦剛對其境內糧倉的襲擊,小梁太后最多再撐十天,其無功撤退的結局是不會改變的。 而如果是這樣的結局的話,他呂惠卿坐鎮延安城守住鄜延路、擊敗西夏五十萬大軍的戰功就會隨著馳往京城的露布捷報而響徹朝堂,而他…… 只是,如今的一切卻都改變,都因為那個膽大妄為的秦剛,守住延安城的戰果,變得那麼地黯淡無光,根本無法與逼梁太后自盡、擊二十萬大軍潰退的驚人功績相提並論。 “秦剛豎子!破壞本帥大計,著實可惡!”呂惠卿在經略府的後堂是越想越是生氣,竟然將剛沏好的一壺好茶盡數濺灑了一桌。 “呂帥請勿動怒,下官有一言想進,還望大帥納之。”一旁的李夔終是忍不住,上前勸道:“想那秦剛,其實只是一個急於立功、敢於冒險的年輕之輩。要說是他是刻意破壞大帥的戰略謀劃,倒也說不上。說起來,也算是我們在戰前對他及保安軍的實力判斷不足、佈防有漏。大帥應知,屬下曾去保安走過,這秦剛至少在治軍、理政,尤其是軍械改進上都是好手,戰前所獻的上弦機便為一證。下官以為,大帥對秦剛還是應該以德報怨、儘量安撫拉攏,以為已用為宜。” 其實,平時對於李夔,呂惠卿都是很看重的,剛才的所勸之語也確實有幾句話落進了他的耳朵裡,只可惜當前他還在氣頭之上,話雖聽了一半進去,但終究沒有去做些什麼。 朝廷的獎賞任命卻如期下來了。 看到結果,李夔卻長嘆了一聲,其實鄜延路上的知州缺位也有,但秦剛卻是被外任調去了環州,顯然就是忌憚呂惠卿的報復。所以,要是在此之前如果做點示好舉動,還是可以彰顯出長官的胸襟與氣度,但是到了現在,做什麼都是太被動了。 幸好,他自己的後路卻是早就鋪好——早在之前他就囑咐兒子李綱去向秦剛表示,不管他會調任到哪裡,都會繼續跟在身邊做個不掛職的書記官。 而對於秦剛來說,雖然他無意與呂惠卿為敵,但自己的這次行動,終究還是在客觀上破壞了人家費心回京的大謀劃,所以秦剛在詔令下發之前,就得到了章楶的提醒,就已經著手準備從保安軍撤退的安排了。 童子營在此一戰之後,已經徹底成為了秦剛的超級粉絲大本營,而負責管理的黃友,則是這群粉絲的粉頭。他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花在了走訪趙駟、林劍、李二鐵等親身經歷過這次鄜延大戰的所有人身上,詳細無比地在筆記裡還原了每一場奇蹟般的戰役的每一個細節,然後再把它們編寫成了評書故事。 然後,他終於做了一回少年時理想中的說書先生,在童子營裡得以一試身手,而他所講的每一段都獲得了童子軍們的熱烈捧場。而此後的童子營,他們自然會成為秦剛堅定不二的親隨,別說只是遷移去另一個州城,就算是與其遠征刀山火海也會毫不猶豫。 胡衍所負責的作坊中分為兩個部分,其中像酒坊、瓷窯以及神火油提煉坊是肯定要搬遷,因為在這些作坊的幹活的工人都有著保密要求,所以都是從劉延慶手裡買來的勞工奴隸承擔,他們是必須要跟著自己的身邊管理的。除了這些奴工之後,作為核心資產的蒸餾工具,也是不可能放給別人進行管理。至於搬遷這些人員所需要花費的成本與代價。胡衍覺得這件事有必要讓劉延慶派點蕃兵來幫著押送轉移,這點用大哥秦剛的話來講,叫作什麼來著的?對,那是劉延慶應該做好的“售後服務”! 而關於器作院,除了本來的唐都監及手下人留下,承擔最主要研究任務的菱川學子自然便會一起離開。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
《大宋風流才子小說詩詞》 第206章 環州種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