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9章 臨別感言 (第1/3頁)

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仗這種事情,打的就是錢糧,打的就是後勤。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次韓城縣需要運送到邊軍的物資是三百具馬鞍,目的地安東中護衛。

馬鞍這種東西在現代人看來或許很普通,可在明朝製作起來卻不太容易。首先需要上好木料、皮革,還需鋼釘、銅釘。這涉及到冶金和製革等好幾個行業,一具合格的馬鞍,需要一個木匠,一個皮匠,一個鐵匠,工序繁雜。偏生這玩意兒又容易壞,用不了兩年就得更換。

明朝的九邊鎮軍和軍戶制度到如今已經有點崩壞的跡象,邊防軍軍紀敗壞,戰鬥力低劣,很多人世代當兵,將守邊當成一個謀生的職業,毫無軍人的榮譽感。對於軍械、馬匹也不愛惜。特別是裝馬鞍給戰馬系腹帶的時候,你得勒緊。

若是鬆鬆垮垮地掛在上面,戰馬跑上一陣,鞍子就會逐漸挪到馬腹處。

馬兒一感覺不舒服,就會用腳使勁地踢。這種大畜生的力氣何等之大,只需幾下就能將鞍子踢成碎片。

因此,馬鞍的消耗量很大,每年都需要從關中地區送一批過去。

韓城商業繁榮,手工業發達,又地處關中平原邊沿,乃是三邊物資的中轉站,城中有不少匠戶為軍鎮配套服務。在明朝嚴格的戶籍制度下,這些匠戶口的身份和地位比高文這個衙役還低。

接到上頭的命令之後,杜生輝杜知縣不敢怠慢,他的座師吏部尚書王直可是朝中的主戰派,自己自然不能給老師面上抹黑。立即就徵收了三百具鞍子,裝車啟運。

安東中護衛歸陝西鎮管轄,也是高文運氣,衛所衙門正好位於平涼府城中,高文要去平涼府莊浪縣參加縣試,正好順利,也不耽擱。

高文心中歡喜的同時,也是覺得奇怪。按說,韓城正好位於西安府和延安府的交界處。而延安府正是延綏鎮的治所,這批軍用物資正該送去延安才是。想不通也懶得去想,反正這事對自己有利。

杜知縣這次是在後衙召見高文的。

後衙是一縣縣尊的起居場所,這種地方非一等一信重的心腹不能進入。由此可見,高文在杜知縣心目中的分量。

此刻,杜生輝身上只穿了一件白色的儒袍,閒適地坐在那裡,手中捧著一卷書,疏眉朗目,當真是玉樹臨風,叫人看得心中不禁暗贊。

杜知縣將這個差事交代完畢,笑道:“高文,此次運送馬鞍去安東中護衛關係到朝廷未來對瓦剌軍務事,不可怠慢了。”

高文:“是,縣尊大老爺,我辦事,你放心。”

杜知縣:“這次去平涼府路途遙遠,來回得二十來日。去年山西流民留流竄入陝,雖說山西戰事已經平息,韃靼人也退回漠北,陝西各州府也將流民逐一遣送回鄉,可依舊有人勾留不回,甚至藏匿山林野地作奸犯科,需防著這一路上出紕漏。本官聽人說你武藝高強,這差事還非你不成。”

聽到他的誇獎,高文心中得意:“大老爺,屬下雖然從小練習武藝,但也就有一把子力氣,當不起你的誇獎。老父母且放心,這路上雖有流民,可沿途都是軍鎮的衛所,出不了什麼亂子。”

杜知縣:“小心無大錯,此番,本官撥二十個民壯給你。另外,三班的班頭都要一道押運。只李進寶的傷尚未好完全,就由你和韓隗過去。”

聽到韓隗要與自己同行,高文心中咯噔一聲,卻有些不願意。

這個時候,立在杜知縣身邊的林師爺一笑:“高文你且放心好了,縣尊也是穩妥起見。這次去安東中護衛,以你為主,韓班頭為輔。但凡遇到事情,你可一言而決。”

林師爺今年五十出頭,又瘦又小,是杜知縣上任時帶來的。聽人說他是杜生輝的老鄉兼同窗,家中窮得很。杜知縣有心照應這個老同學,就招他入幕。

此人年紀既大,身子又差,平日間也不管事。來韓城之後,主要任務就是幫杜知縣看看邸報,寫寫公文。然後就沽上一壺酒從早喝到晚,沒多少清醒的時候。

而他在縣衙門裡也等於是隱形,下面的人都說這林師爺就是來混飯吃的。但高文心中卻知道,這老頭才是杜生輝杜知縣真正的心腹,縣衙門裡的很多決策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雖然一想到要和韓隗朝夕相處十來日心中膩味,可他既然這麼說了,高文只得一拱手:“謹遵縣尊之命。”

“高典史,此事關係重大,休要怠慢了,老夫也下去準備一下,安排人手。縣尊,我先告退。”林師爺說完這話,自退下去。

屋中只剩高文和杜知縣二人,高文看著年輕得不

《相爺要刷存在感》 第79章 臨別感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