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剿匪用度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崇禎二年三月的這個時候,軍機大臣李邦華為剿匪事務入晉督師的旨意,早就已經傳到了山西境內。
而李邦華在進入滏口陘之前,也已經讓麾下將領李卑派出前哨,前去東陽關報訊了,是以當他和盧象升帶著大軍,艱辛跋涉了兩天,終於走出滏口陘,一行人來到東陽關的時候,山西兵備副使袁繼咸和潞安府知府郭景松,以及受沈王朱埕堯委派前來迎候的沈王府老太監閻思印等人,早就在東陽關候著了。
當然了,此時此刻的沈王朱埕堯,還不知道軍機大臣李邦華這次入晉督師,給他和沈王府帶來了皇帝交辦的任務,若是他知道,估計他就不會這麼輕輕鬆鬆地派個太監前來了。
不過李邦華也犯不著跟一個太監多說什麼廢話。
當下,李邦華領著盧象升,與前來迎接的山西官員見了面,互相寒暄見禮完畢,讓袁繼鹹等人前頭領路,然後帶著麾下的八千軍隊,三千民夫,押解著大量軍需糧餉輜重等物資,進了東陽關。
東陽關的面貌,
卻是要比對面的滏口關好上了不少,雖然兵力依然單薄,但至少有成建制的山西鄉兵守衛。
加上袁繼鹹這個新任的山西兵備副使還算稱職,自去年轉任之後,始終秉承著朝廷屯墾練兵的旨意,在原本兵力薄弱的潞安府募集了兩千青壯鄉兵,一邊訓練,一邊修繕城池關口。
又因為三個月前陝北流賊大舉入晉,山西沿黃一帶州縣很快就被攻佔,各種讓人不安的訊息紛至沓來,也讓這些尚未經受過兵災的州府,感到由衷的擔憂害怕,沈王朱埕堯也讓人找了潞安知府郭景松,以及山西兵備副使袁繼鹹詢問情況,商量對策。
所以潞安府這一邊的整體情況,要比太行山對面的彰德府好上一些,至少之前鬆弛懈怠的情況大為改變,開始對流賊東竄有了提防和戒備。
就是在李邦華率領著麾下的嫡系礦營,以及盧象升的天雄營,抵達山西黎城的當天晚上,袁繼咸和郭景松向他報告了目前山西流賊主力離開永寧州城,裹挾百姓進山備戰的情形。
彙報完畢,袁繼鹹不無憂慮地說道:“閣老有所不知,山西去年以來又是大旱,半數農田欠收以至於絕收,官府收取稅銀錢糧異常困難,稍有不慎就可能激起民變。一旦如此,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下官身為山西兵備副使,對本省巡撫張大人的決策也是贊同的,若是不暫時停下沿黃一線的堡壘工事修築,哪裡來的錢糧賑濟災民百姓。
“而若是置山西災民於不顧,即便陝北流賊不竄入山西,那麼山西也一樣要陷入大亂了。
“是以,下官不得不跟閣老多說一句,山西藩庫府庫的錢糧情況十分艱難,閣老入晉督師剿匪的錢糧用度,恐怕要早做打算。”
袁繼鹹乃是天啟年間進士出身,崇禎元年三月,由禮部員外郎升任山西提學副使,陝北大亂之後,因為皇帝欽命,轉任山西兵備副使。
因為他也是江西人,所以早在京師之時,就多次拜見過李邦華這個如今江西官員裡面官職最高的大人物。
這麼算起來的話,袁繼鹹也算是李邦華在山西官場上的自己人了,所以說起話來,就沒了那麼多的顧忌。
李邦華聽完了袁繼鹹的說法,點了點頭,面無表情,他知道袁繼鹹說的有道理。
自古以來,但凡領兵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朝廷的旨意已經傳到了陝西、延綏、山西、河南,眼看著數路大軍四萬人,即將雲集山西太原、潞安等地,到了那個時候,若是沒有充足的糧餉,特別是沒有足夠的糧草,那這個仗可就不好打了。
山西的情形不好,這一點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沒有想到居然是這個樣子。
看來,皇上讓自己留著做後手,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動用的辦法,這下子得提前使出來了啊!
李邦華思考著這些問題,良久之後,
方才說道:“臨侯說的沒錯。陛下遣我等前來,本為剿滅流賊,若為了剿賊的錢糧問題而致使官逼民反,釀出更大的禍亂,那豈不是捨本逐末,與陛下的初衷背道而馳?不過這個問題,本官臨行之前,陛下已經預先有所籌謀了。”
袁繼鹹,字季通,號臨侯。作為內閣閣老和軍機大臣,李邦華這麼稱呼他,自然顯得十分親切。
潞安知府郭景松一開始看見袁繼鹹上來就這麼直接地跟朝廷欽命的督師大人倒苦水講困難,心裡還有點忐忑,擔心這個督師大人藉此立威,給他們這些山西官員一個下馬威看看。
不過現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三四二章 剿匪用度(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