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四章 遇敵 (第1/2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承基的地圖上標了“駐兵三千餘”,李晟基並沒有看在眼裡。

不過接近地圖上的要點,大軍還是全副武裝、小心謹慎地走著。

時間接近正午十分,敵人來了,探馬報告說是小半個時辰內必到。

五千騎,還是契丹精銳!

現在李晟基的大軍右側是一條河流,左側是連片的丘陵,現在全軍想撤到山上已經來不及了,不過將偏廂車圍城一個大圈,除了左側的山體之外,三面都有三百多輛,形成一道長寬均為千米的緊密陣地。

加上第三都的五百弩手,一共兩千五百人,正面佈置了一千人,這一面還加強了三百弓箭手,除了橫刀都,剩餘的三千兩百騎兵全部下馬,每側也加強了一千多弓箭手,第三都的長槍手、刀盾兵、橫刀都在山體一側,以防敵人從那一側襲擊,刀盾兵、長槍手梯次佈置,橫刀都在後面舉弓警戒。

大陣的最中央是李晟基和他的孩兒都。

而高彥平的歸義都則沒有在大圈裡,李晟基讓他們在附近的丘陵找一個地方藏起來,見機行事。

每輛偏廂車的車廂地板都有八個圓洞,偏廂車停好後,則在底板四角的圓洞釘入高約六尺的木楔,木楔一頭是尖銳的形狀,士兵站在偏廂車上將木楔用木錘砸入地下,將偏廂車牢牢地固定在地上。

所謂偏廂車其實就是一輛特殊的馬車,除了對敵的那一面是固定的以外,其它三面均可拆卸放下。

另外四個圓洞則是插拒馬槍用的,拒馬槍比普通長槍長一些、粗一些,平時就放在偏廂車上,戰時取出,穿過偏廂、圓洞斜指著前方。

每輛偏廂車之間還用鐵環連線,想用騎兵攻破這個大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負責正面接敵的正是乙室部祥穩、耶律德光的堂弟耶律劉哥,在大陣的一百步開外停下來了,看著這個烏龜陣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時從丘陵地帶饒過來的耶律安端也來到了大陣的後側,三千皮室軍來到了靠河的一側,不過都對這個大陣一籌莫展。

想當年李陵以五千步軍利用車陣對付的可是八萬多騎兵,騎兵自然可以不計傷亡地進攻,但現在耶律安端只有萬餘人,就不能這樣了。

耶律劉哥小心翼翼地與大陣保持著一百步的距離,帶著百餘親衛繞過大陣來到他叔父跟前。

“如何?”,耶律安端問道。

耶律劉哥嘆了口氣說:“叔父,李晟基這大陣外有大車,內伏弓弩手,不好辦啊”

“堯骨兒果然不懷好意”,耶律安端點點頭,堯骨兒是耶律德光的契丹小名,

在耶律安端叔侄二人在商量如何破陣的時候,李晟基也在思考下一步的對策。

擺下這個烏龜大陣,利弊都有,利的一面是在不知道敵人的虛實、安全起見的情況下能有效遮護大軍,減少損傷,不利的一面是敵人如果就是不接戰,團團圍困,那自己就傻眼了。

時間可是在敵人一方,而自己卻要匆匆北上去接應李承基。

不過事到如今,也只能以不變應萬變。

他站在一輛偏廂車上,近一米五的高度讓他對四周的動靜看得清清楚楚。

不能就這樣對峙著!自己還要加緊北上去接李承基呢。

那怎麼樣才能打破目前這種局面?

完全依靠現在還不知道在那裡的高彥平是不可取的,那目前就只有一個辦法,讓敵人亂起來,從中再找機會。

李晟基跟身邊的郭榮說了幾乎,郭榮聽完便拿著令旗下去了。

一刻的時間過後,三面的弩手都動起來了,都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將破軍弩斜斜指向天空,如果你在此時留意的話,會發現一個細節,弩身所指的方向與地面大約成四十五度的夾角,這正是強弩都近一年練習的重點之一——在不同角度下拋射箭只以達到不同距離的射程,而四十五度則是最大射程,當然了,練習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平射瞄準了。

兩石的破軍弩在四十五度的夾角下最遠有效射程可達兩百米,也就是一百四十步左右,當前除了山體那一側,前、後、右三側的敵軍離大陣都約有一百步、約一百五十米的距離。

“咻咻咻…”的弩箭刺破空氣發出的尖嘯聲不絕於耳,三輪弩箭過後,李晟基定睛一看,敵人果然亂了。

後面的五千部族騎兵最亂,正忙不迭地向後退,可從傳令下去到完成向後退,對五千人來說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於是就更亂了,氣得督領五千部族親兵的耶律安端提著一根馬鞭亂打。

《漠唐免費小說》 第九十四章 遇敵(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