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三章 北上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定北城外自有韓匡凝的幾十騎護衛等著他,韓匡凝騎在馬上慢慢朝北邊走去。一路走一路想著與李晟基的會面。

這人表面倒很普通,不過以他為了一個普通下屬送五百兩黃金給他,還親自送出邊牆外,日常是如何對待下屬的可見一斑,而遙遠的漠北,其下屬掛念故土、故人,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李晟基,李晟基在佑國軍的軍心又可見一斑。

或許這就是這位剛滿三十歲的節帥為何屢戰屢勝、威震天下的一個原由吧,韓匡凝回頭看了一下,遠處以前殘破的邊牆,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座關城的定北城,在暮色中顯示出了它那巍峨、厚重的身影,關城裡隱隱有鐘鼓聲傳來,韓匡凝剎那間彷彿到了洛陽、幽州,一時不禁痴了……

回到大同,李晟基又將李晟基那封信仔細研究了一些,這封信一共有四張紙,表明上是李承基敘說自己在草原的遭遇以及對他、橫刀都的戰友的思念之情,但李晟基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橫刀都幾個他器重的人中,姚猛忠勇,粗中有細;歐陽浩大大咧咧,卻心細如髮;季無憂兢兢業業,值得託付大事;劉承威剽悍精細,是方面大將的上上之選;李承訓全面,對自己忠心耿耿,也是方面之將好的人選;秋悲風聰明果敢,但這個時代的烙印在他身上最深;李繼基溫厚,四平八穩;王存章普普通通,勝在對他、三娘忠心耿耿。

而李承基與以上諸人都有所不同,除了與自己的身材、相貌有些相似外,李晟基很難用一句話去概括他。

上述諸人的特點他倒都有一點,不過這都不是最關鍵的,李晟基最後想了想,用四個字來形容他比較貼切,親近、憂鬱。

他對自己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但與自己隨和、豁達的個性不同,李承基顯得有些憂鬱,估計跟他從小是一個孤兒有關。

憂鬱的人一般比較內向,而內向的人心都比較細,他大老遠的讓別人送一封信、一件破舊的羊皮襖給自己,絕對有深意。

再研究了一下那封信,終於發現端倪了。

這時的書寫都是從左至右豎著寫的,如果將信紙分為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這封信左上角的第一個字與右下角最後一個字中間還有十幾個字,這些字成一條直線。

四張紙都是如此,李晟基拿起第一張,從右下角往左上角念。

“弟欲於六月十日領鄂能溫部上下六百餘口返歸大唐,勿念”

第二、三、四張紙上都沒有這樣的暗示,李晟基看完了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這個李承基,你腦子缺根弦啊,這北海到大同,不下四千裡,你區區一個小部落五百人,想成功穿越這兇險迭生的四千裡不是痴人說夢是什麼?”

煩躁不安地在書房裡走了幾下,無意中將放在桌子上的那間破舊皮襖碰到地上,李晟基將它撿起來,一股汗臭味、羊騷味還附在它身上,其它方面和普通的羊皮襖沒什麼兩樣。

這傢伙,千里迢迢讓人將他自己穿過的爛皮襖捎給自己作甚?如果他準備長期在鄂能溫部待下去還可以理解,可他明明暗示自己要回來。

拿起皮襖又細細檢查了一下,沒發現什麼異常,不過這皮襖連著一頂羊皮帽子,帽子的成色比皮襖新了許多,一看就是後來加上去的。

李晟基心裡一動,將帽子拆下來,帽子裡面是一層麻布,外邊是羊皮。

他將手伸進兩層之間,從中取出了一張羊皮。

羊皮上密密麻麻秀著一副地圖,從清水河附近到大同北邊,一直到北海附近,沿途的道路、水草、部族、駐軍都標的清清楚楚,地圖的右下角還有李晟基教給橫刀都畫圖時的必備知識,圖示和比例尺,不過也就是一個大概。

這幅地圖應該是李承基根據自己的記憶來到鄂能溫部後畫了草圖,最後讓他的婆娘繡出來的,針腳較粗,估計也是用一種當地的樹皮編成的線織成。

“這傢伙,自己讓他探查草原虛實不過是隨便說了一句,他竟然……”,看著這張羊皮襖、這封信,李晟基突然嚎啕大哭起來……

第二天,高彥均帶著渤海都四百騎、八百匹馬先行出發了,他以前跟著高模翰去過烏古敵烈統軍司和梅里急部,對那邊的地形很熟悉,加上一身契丹皮室軍的打扮,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可以可以穿越四千里路抵達鄂能溫部。

李晟基讓高彥均找到鄂能溫部後阻止李承基,讓他呆在那裡先別動,自己準備出動大軍北上去接應。

李晟基打算北上還有另外一個心思,那就是歷練新兵,特別是那近三千剛轉成的黑甲騎兵的弓箭手、

《漠唐免費小說》 第九十三章 北上(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