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5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在1946年,陳學昭就動筆寫作《工作著是美麗的》。那年春天,她在吉林被邀參加知識分子座談會。會上作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道路》的發言。過後,熟人們勸她就此寫些東西,這勾起了她多年的心願。三十年代末她“曾想寫一個'五四'時代的中國女性,女主人公跨越好幾個偉大的時代,直到抗戰,繼續前進,想從這樣一個女性身上,反映出時代的一角。”(《工作著是美麗的》前記)但終未寫成。到延安後,又提筆寫了兩萬字,自己不滿意,還是毀掉了。解放戰爭的年月,她一邊行軍一邊寫,寫寫停停,直到1948年底完成了上卷。1949年3月初版,1954年再版。1965年以前,又斷斷續續寫第二部,中間經過多少波折,陳學昭把滿頭的黑髮都寫白了,終於在1979年,兩卷才得以合出。

這部四十多萬字的長篇自傳體小說所記敘的是陳學昭本人的生活經歷,它生動具體地反映出從本世紀初到七十年代末,在我們這樣一個封建傳統極深,革命鬥爭極艱難的國家,一個女知識分子所走過的曲折不平而又不斷前進的道路。小說的生活舞臺相當廣闊,從閉塞保守的農村小鎮到開放而殖民地化的大城市,從無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巴黎到中國的革命聖地延安,從千里冰封的東北平原,到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都留下了女主人公李柵裳堅實的腳印。

在藝術上,這部小說很有獨特風格,它突破一般小說的框框,全篇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也不著力描寫人物的音容笑貌,一貫到底的人物只有李娜裳一人,故事、人物彷彿信筆而寫,給人十分真實之感。行文充滿散文美、自然美。但同時,情節的開展,往往未能緊扣主題,一些人和事寫得有些瑣碎,給人以枝蔓之感。

1984年是陳學昭從事文學創作六十週年,1月5日,在杭州,浙江省文藝界為她舉行茶會慶賀,在會上她說,我雖然已七十八歲高齡,仍要繼續努力,為黨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

1991年10月10日,陳學昭走完了她生命旅程的最後一天,訃告上寫道: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現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顧問、全國文聯名譽委員、浙江省文聯名譽主席、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陳學昭在杭州病逝,終年85歲……。

陳學昭是一位有成就有影響的女作家,在中國新文學史上留下閃光的足跡。她的思想和情懷,勤奮和文采,她的愛和追求,好似浩淼的錢塘江,擁抱大海,西子湖畔的燈光,將永遠在歷史的長廊中閃爍

1994年12月5日修訂

謝冰瑩

閻純德

1993年7月,在參加了人文科學國際大會之後,我從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出發,乘著名的“灰狗”(GREYHOUND)長途汽車,途經十四州及底特律、芝加哥等城市,冒著依阿華州氾濫的洪水,三天三夜,歷盡艱險,於7月12日到達美國西海岸的名城舊金山,為了訪問心儀多年的中國革命史上著名的“女兵”,一位多產作家,曾與陳天華、成仿吾被譽為湖南新化“三才子”的謝冰瑩。

舊金山的天氣很好,但7月的陽光並不爍人,風是涼的。當我進入CHINATOWN(唐人街)時,彷彿到了香港——眼裡是中國的牌樓,漢字路標,滿街的中國人,琳琅滿目的中國貨,聽到的是鄉音,心裡油然而生的是暖人的鄉情。

按約好的時間和地點下了車,只見柵欄牆裡是一方不太大的小花園,綠樹競翠,鮮花耀眼,花壇邊半倚半坐著一位拄杖老人。“她就是謝冰瑩!”我毫無懷疑地這樣想。這時候,她已緩緩站起,微笑著走向大門。

“謝先生”隔著大門,我自信地向這位從未謀面的前輩打招呼。

“你一定是閻先生了,雖然我們沒有見過,可我想象中的你和現在見到的你也相差無幾,只是想象中的你,似乎沒有這麼年輕……我們有緣,我從樓上下來才5分鐘,你就來了。”

“我是見您心切,一路不敢怠慢……”

“要見我,得買票,因為我是'動物'。”她笑著說。

“為了這'票'往返飛行,等於我將地球環繞了一圈,還跋涉了一個美國。”我接過謝老的話茬,把多年追求的心願,化成幽默遞了過去。

面對這位革命的先驅女性,腦海不停地閃現著她在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表現的那種偉大精神和民族氣節,她的智、仁、勇,以及影響過幾代人、並作為精神遺產永載史冊的《從軍日記》和《女兵自傳》。

從1981年3月27日起,我們有過二十多封的書信來往。她給

《20世紀著名女性傳記》 第3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